《圣经》的基本知识
1. 《圣经》的组成
《圣经》分为两大部分:
-
旧约(希伯来圣经):主要记录犹太民族的历史、律法、诗歌、智慧文学和先知书。例如《创世记》《出埃及记》《诗篇》《以赛亚书》。
-
新约:主要记录耶稣基督的生平、教导、使徒的传道和早期教会的发展。例如《马太福音》《使徒行传》《罗马书》《启示录》。
2. 写作时间与语言
-
旧约:约公元前1200年—公元前100年写成,语言为希伯来文(少部分亚拉姆文)。
-
新约:约公元50—100年间写成,语言为希腊文。
3. 主题与核心信息
-
旧约主题:上帝与以色列民族的立约关系,强调律法、公义与信仰。
-
新约主题:耶稣基督的救赎,爱与恩典的核心信息,以及福音的传播。
4. 在宗教中的地位
-
犹太教:承认旧约(称为《塔纳赫》)。
-
基督教:承认旧约 + 新约,视耶稣为弥赛亚(救世主)。
-
伊斯兰教:尊重《圣经》中的部分人物(如亚伯拉罕、摩西、耶稣),但有自己核心经典《古兰经》。
5. 影响
《圣经》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,还对文学、艺术、音乐、法律和哲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。比如但丁的《神曲》、米开朗基罗的《创世纪》壁画、巴赫的清唱剧都源自《圣经》。
《圣经》学习路线图
第一阶段:入门(故事和福音)
目标:快速了解《圣经》主线,建立兴趣和基础。
-
《马可福音》(新约)
-
最短、最直接的福音书,重点在耶稣的言行。
-
推荐章节:第1章(耶稣传道开始)、第4章(比喻)、第15–16章(受难与复活)。
-
背景:公元60–70年写成,罗马人环境下,强调“行动中的耶稣”。
-
-
《创世记》前12章(旧约)
-
世界、人类、罪、上帝拯救计划的起点。
-
推荐章节:第1–3章(创造与堕落)、第12章(上帝呼召亚伯拉罕)。
-
背景:以色列民族的起源,古代近东文化影响。
-
-
《约翰福音》(新约)
-
强调耶稣的身份“神的儿子”,语言简洁却意义深远。
-
推荐章节:第1章(道成肉身)、第3章(耶稣与尼哥底母)、第11章(拉撒路复活)。
-
第二阶段:建立框架(信仰核心 + 历史主线)
目标:理解圣经大故事和核心信仰。
-
《出埃及记》1–20章(旧约)
-
以色列人出埃及,上帝颁布十诫。
-
推荐章节:第12章(逾越节)、第14章(红海分开)、第20章(十诫)。
-
背景:犹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事件,基督教“救赎”观的预表。
-
-
《诗篇》精选(旧约)
-
犹太人的诗歌与祷告。
-
推荐章节:第23篇(耶和华是我的牧者)、第51篇(悔罪诗)、第103篇(颂赞上帝的慈爱)。
-
-
《使徒行传》(新约)
-
早期教会的历史,福音如何从耶路撒冷传到罗马。
-
推荐章节:第2章(五旬节圣灵降临)、第9章(扫罗变保罗)、第16章(保罗在腓立比)。
-
第三阶段:深化理解(智慧与书信)
目标:学习信仰生活与神学思想。
-
《雅各书》(新约)
-
实用:强调信仰要体现在行动中。
-
推荐章节:第1章(试炼与忍耐)、第2章(信心与行为)。
-
-
《箴言》精选(旧约)
-
智慧书,关于生活、道德和人际关系。
-
推荐章节:第1–4章(智慧的价值)、第31章(贤德妇人)。
-
-
《罗马书》(新约)
-
神学最系统的书信,讲解“因信称义”。
-
推荐章节:第3章(人人都犯了罪)、第5章(因信称义)、第8章(没有什么能隔绝神的爱)。
-
第四阶段:进阶探索(预言与末世)
目标:理解复杂与深层的神学内容。
-
《以赛亚书》精选(旧约)
-
先知预言,包含对弥赛亚的预言。
-
推荐章节:第6章(以赛亚蒙召)、第53章(受苦的仆人)。
-
-
《启示录》(新约)
-
关于末世与新天新地的异象。
-
推荐章节:第1章(异象开篇)、第21–22章(新天新地)。
-
注意:象征意义多,适合在有一定基础后阅读。
-
学习方法建议
-
每天10–20分钟:持续性比一次读太多更重要。
-
参考导读书/讲解:比如《圣经概论》《每日研经》。
-
结合背景:了解犹太历史、罗马帝国文化,更好理解经文。
-
可以先选读“金句”,再回去看上下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