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UL 点对点年期 (Annual Point-to-Point) 的实际运作方式
IUL 点对点年期 (Annual Point-to-Point) 的实际运作方式 👌。我帮你一步步拆开:
1️⃣ 资金进入账户的时间点
-
IUL 不是所有资金都在年初进入,而是:
-
每次交保费(可能是月缴、年缴)进入账户时,都会“锁定一个起点”。
-
这个起点就是当时指数的收盘点位。
-
👉 举例:
-
2023 年 3 月 15 日交了一笔保费,起点指数 = S&P 500 的当天数值。
-
对应的结算日期是 2024 年 3 月 15 日,保险公司比较 这两个点的指数差异 来决定利率。
2️⃣ 每笔资金都有独立的 “周年对比”
-
所以,如果客户是 月缴,那就会有 12 个不同的起点:
-
1 月份那笔 → 明年 1 月对比
-
2 月份那笔 → 明年 2 月对比
-
……
-
12 月份那笔 → 明年 12 月对比
-
👉 结果:现金价值账户其实是一堆 “分片的子账户”,每笔钱都单独结算,最后加总。
3️⃣ 对比方式(点对点)
对每一笔资金,保险公司做:
-
指数涨幅 = (终点指数 – 起点指数) ÷ 起点指数
-
然后套入合同条款:
-
有 Cap(上限) → 涨幅太高被截断
-
有 Floor(保底) → 跌幅再大至少记 0%
-
有 Participation Rate(参与率) → 按比例参与
-
最后得到一个 记入利率,应用到这笔资金的现金价值上。
4️⃣ 举个例子
假设合同:Cap=10%,Floor=0%,Participation=100%
-
老王 2023 年分 3 笔交费:
-
1 月:指数从 4000 → 4400,涨 10% → 记入 10%
-
6 月:指数从 4200 → 4200,涨 0% → 记入 0%
-
12 月:指数从 4100 → 3900,跌 –5% → 记入 0%(保底保护)
-
最后账户的表现是三笔钱分别记 10%、0%、0%,再加总。
🔑 总结
✔️ 你理解得对:
-
点对点法 = “资金进入当天的指数点位” vs “下一年同一天的指数点位” 做对比。
-
月缴或多次缴费 → 每笔钱都有独立的“周年对比”,形成一堆“迷你子账户”。
-
最后加总,得到整份 IUL 的现金价值变化。
并不是 所有 IUL 都用“资金进入当天”为起点,但 大多数 IUL 的常见账户(Annual Point-to-Point)确实是这样。我帮你拆开讲:
1️⃣ 常见方式:以资金进入日为起点
-
Annual Point-to-Point 是最常见的计算方式。
-
特点:
-
每笔资金在进入现金价值池的当天锁定指数点位。
-
一年后同一天作为结算点,做“点对点对比”。
-
-
效果:月缴/多次缴费的资金会形成一堆“独立分段账户(segments)”,每个 segment 独立结算。
👉 这是目前 NLG、AIG、Allianz 等大多数 IUL 的默认设计。
2️⃣ 其他可能的方式(不同公司/账户选项)
有些保险公司还提供不同的计息策略,不一定是按进入日算:
-
Annual Reset(年复位,统一起点)
-
保单规定一个统一的“策略开始日”(例如每年 7 月 1 日)。
-
不管资金何时进入,都会在下一个统一日期进入计息周期。
-
好处:账户管理简单。
-
缺点:中途缴费的钱可能“闲置”几天或几周,直到统一起点才开始算。
-
-
Monthly Point-to-Point(月对点)
-
不是每笔资金单独结算,而是看每月的指数变化,累积到年底。
-
一般用于某些特殊的指数策略。
-
-
Daily Averaging(每日平均)
-
用全年指数的日平均值 vs 起点值来计算涨跌幅。
-
好处:平滑波动,避免“一天极端行情”决定全年结果。
-
缺点:牛市时收益会被摊低。
-
3️⃣ 总结
-
大多数 IUL(尤其是 Annual Point-to-Point 策略)确实是以 资金进入现金价值池当天 为起点 → 次年同日为终点。
-
但 并非所有 IUL 都如此:有些产品会设统一起点日、或用月度/平均法来算。
-
具体要看 保单条款里列出的“Crediting Method(计息方式)”。
把 几种常见 IUL 记息方式的差异放在一起:
📊 IUL 记息方式对比表
方法 | 起点计算 | 终点计算 | 特点 | 优点 | 缺点 | 常见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Annual Point-to-Point (P2P) | 资金进入当天的指数点位 | 次年同日的指数点位 | 最常见,逐笔资金独立分段计算 | 与实际市场挂钩最直接,公平 | 资金被切成多个 segment,管理复杂 | NLG、AIG、Allianz 等主流 IUL 默认 |
Annual Reset(统一起点) | 保单规定的统一日期(如每年 7 月 1 日) | 次年同日 | 所有资金统一对比 | 管理简单,客户容易理解 | 中途缴费资金可能“闲置”到统一日才开始 | 某些简化版 IUL |
Daily Average(每日平均) | 年初指数点位 | 全年日均指数 vs 年初点位 | 用平均值平滑波动 | 避免极端行情影响全年结果 | 牛市时收益会被摊薄 | 追求稳健型的账户选项 |
Monthly Point-to-Point | 每月初指数点位 | 每月末指数点位 | 月度涨跌累积全年 | 分散全年风险,避免“一年靠一天” | 牛市可能表现差,规则复杂 | 部分 IUL 提供的额外选项 |
🔑 总结
-
Annual P2P → 最普遍、最贴近“资金进入日”的实际表现。
-
Annual Reset → 简化操作,但中途资金有“空档期”。
-
Daily Average → 稳健,适合不想赌单一结算日的客户。
-
Monthly P2P → 更分散,但上行时容易被削弱。
四种 IUL 记息方式的起点-终点逻辑:
-
Annual P2P是“分段独立”:资金进入日为起点 → 次年同日为终点(每笔钱单独计算)。
-
Annual Reset 是“统一起点”:固定统一日期为起点 → 次年同日为终点(所有资金同一个周期)。
-
Daily Average 是“一年平滑”:起点锁定年初 → 终点用全年平均指数对比。
-
Monthly P2P 是“分月累积”:每月起点 → 月末终点 → 12 个月结果累计全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