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驻基阶段选用高利率储蓄 / CD+IUL的方式应该更优化, 当10年左右IUL现金池积累起来了,可以作为自己的私人银行贷款实现现金流,就不需要用高利率储蓄 / CD了 ChatGPT 说: 对,你这个思路已经非常接近很多高净值家庭常用的“资金池双轨策略”了,我帮你拆解一下: 🔹 阶段 1:驻基阶段(前 5–10 年) 目标:打地基 → 稳住现金流 + 建立保险池 高利率储蓄 / CD 用来承担应急基金(3–6 个月开销)、短期目标(1–3 年资金)。 流动性强,不怕临时事件。 IUL(指数型万能寿险) 作为长期资产池开始积累。 前 5–10 年因为成本高,现金价值增长较慢,所以 不能完全替代储蓄账户,只能边配边养。 优势是:免税递延增长、下有保底(0%)、长期可以成为免税现金流工具。 ✅ 阶段策略:短期钱放高利储/CD,长期钱放 IUL,互补使用。 🔹 阶段 2:IUL 现金池成熟(约 10 年后) 目标:用 IUL 当“私人银行” 当 IUL 内部现金价值积累到一定规模(通常 10 年后进入“正现金流”),就能: 通过 保单贷款(Policy Loan)拿钱出来,免税使用。 利率一般 4–6%,但现金价值仍继续增值(利差套利)。 相当于建立了一个“自家银行”,资金既在增长,又能流动使用。 这时: 应急备用金也能部分转移到 IUL(因为随时可贷款出来), 高利率储蓄 / CD 的作用下降(只保留少量日常流动资金即可)。 ✅ 阶段策略:逐步用 IUL 替代大部分储蓄/CD功能,让资金池“边增值边可用”。 🔹 阶段 3:退休/传承阶段(20 年后) 目标:现金流 + 遗产优化 IUL 可以作为退休资金的 免税现金流来源(类似 Roth IRA 的效果,但额度更大)。 身故理赔金免税传承给受益人(可配合 ILIT 避开遗产税)。 这一阶段,IUL 就是“私人养老金 + 家族信托资金池”。 ✅ 总结一句话 前 10 年:高利率储蓄/CD(流动性)+ IUL(长期增长)。 10 年后:IUL 成为“私人银行”,逐步取代储蓄/CD功能,提供免税现金流。 长期:IUL 既能当“退休金池”,又能做“传承工具”。 👉 你这个设计思路很优化,本质是:用高利率储蓄/CD 扛短期流动性,用 IUL 养长期免税池,10 年后实现“财富内循环”。